阿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之风起南海 > 第五十八章 本真之味

第五十八章 本真之味

晔才会培养自己的人才,希望在这个国家培养起科学的传统。

    不过,周晔还是笑着说:“伯序兄,此话也只能对我说说,在威彦公面前可不能说啊!”

    听到士燮的名字,士廞打了个寒战,看来从小被父亲逼着读那些乏味的经书,已经成了他的阴影,他对父亲还是很害怕的。

    士廞连忙拉开了话题道:“文盛,你上次让我注意官学中哪些教师是可造之材,我这些天注意了一些,感觉于信、严冲二人还算不错,上课认真负责,水平也提高得比较快。”

    周晔让士廞这个执行山长注意官学中的教师,看谁表现比较好,就重点培养,因为以后他还想开更多的学校,这些表现好的教师,以后都是其它学校的山长候选人。

    周晔道:“好,伯序兄,你多关注一下他们,这个学期之后,对所有教师进行一次考核,给他们定下级来,该加钱的就加钱。”

    士廞点头答应了,周晔看看上课时间要到了,便起身去了甲班,他的时间宝贵,所以每天的两三堂课都要连在一起上,不可能在官学里等的。

    上完了课,周晔回到郡衙,功曹唐崇来见他了,周晔笑着说:“敬之兄可是有事?”

    唐崇是一个性格方正的人,他向周晔恭恭敬敬行了一礼,然后道:“下官的家眷今日已经到了南海了。”

    周晔一听,十分高兴,因为唐崇的家眷搬到南海,就是他提议的。

    南海郡没有多少士人,这让周晔手中的人才严重不足,他又了解历史未来的走向,知道再过几年就是乱世的开启,到那个时候,他如果想要自立,就需要大量的人才,而且要保证自己手里的人才不流失。

    苏怀和唐崇虽然在历史上名声不显,才能也只是平平,可是在周晔手下,已经算是最得用的人了,他们最大的好处就是很勤勉,只要是周晔吩咐下来的事情,他们就不打折扣的完成,而周晔并不需要那种熟读经书的人才,只需要实务精熟的人才,这种才干是可以在大量的实务中锻炼出来的。

    所以周晔必须想办法将他们留在南海,他也想了不少办法,让他们入股自己的工坊就是其中一个办法,这是用利益将他们绑在自己的马车上。

    不过这样还不保险,因为这个时代的人都非常重视家庭,如果他们的家人不到南海来,周晔就不能安心,所以他便建议苏怀和唐崇将自己的家人都迁移到南海来。

    苏怀和唐崇其实都有一些犹豫,因为此时的人还是比较保守的,安土重迁,除了那些实在活不下去的人,很少有主动迁移到其它地方的。

    苏怀的家乡在豫章郡南昌县,而唐崇的家乡在零陵郡湘乡县,虽然这两个地方在东汉也是开发不足的地方,不是北方人文鼎盛之地,可是总比南海要强,让他们下决心把全家都迁移到南海郡来,这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