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筑宋 > 第57章 炒青

第57章 炒青

计没时间去折腾。而且此前科举停办过几科,乡间人才都在挤在这一科呢。

    你便去了,估计也难有作为。三年后倒是真的可以有!

    这么简单啊?安宁口水滴答。

    诗赋?后世名家作品不拘那一首,找一篇拿来用用,有什么打紧的?

    策论时务,俺还有千余年的历史沉淀呢,你有吗?

    识洞韬略运筹军谋?这次靖海忠义军的南讨军略是谁捣鼓出来的,刘都监吗?

    最大的软肋,其实还是书法少了风度。然而自己书法虽然不算太好,可是多少也在真隐观训练了十年,手底下不算太差。

    难道自己真心能和这个时代的读书人打成一片?真是幸福的感觉来得太快了。

    这还真是给安宁提了个醒,自己来到这个时空里,不管引起多少人瞩目,他也只是传奇故事。就像林灵素师叔一样,哪怕做出再多贡献,再怎么忧国忧民,依然卵用没有。

    因为你从未找到系统阐述你经世主张的机会,所以你就得不到天下读书人的身份认同。

    这事很重要,大家都在做同样一件事,有人是在吊民伐罪,比如武王伐纣、宋祖黄袍。有人就是祸乱人间,如黄巢、朱桀,又或方腊、宋江。

    究其本质来说,还不都哈官吃早饭的营生?

    但是这些反贼的结局不同,很大原因就要看他们吃早饭前,经营出来的声势如何,收纳的人心多寡,订立的制度是否被世间认同。

    武王伐纣前,他的老子周文王编撰《周易》,先从文化上代替殷商的《归藏易》。天下诸侯,景从者三分之二!加上西岐实力爆表,这才轻易夺了表兄帝辛的江山。

    宋太祖聚义十兄弟,各处后周朝廷的国家要职。赵普又引半部论语治天下,善待士大夫,一旦太祖黄袍加身,天下莫不振奋。

    孙大炮“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口号喊了多少年?他同盟会的成员,也几乎囊括了那个时代里最优秀的知识分子!都是“我大清”层层选拔后,留洋深造的时代精英。

    总而言之,如果安宁不想变成宋江的梁山好汉行径,戴一顶反贼帽子四处烧杀抢掠。那他就要努力获得这天下读书人的身份认同。

    不然呢?人家压根不认识你,也不接纳你。你除了抢劫,还能干啥?

    最简单的法子,就是参加科举,把自己融入大宋士大夫的阶层。不过这些规划既然还有三年时间操纵,那就不算急迫,安宁也就不再纠结它。

    眼子下的事情必须先要解决好。所谓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吕家姑姑想要他始于斗茶、分茶,但是安宁却想到了炒茶。

    茶叶等于时间,时间等于金钱!浪费金钱的事情,安宁深恶痛绝。

    制茶首在杀青。这个时代的茶叶杀青强调“蒸、榨、研、造、过、烘”六道,成茶曰“蒸青团茶”。这种制茶方法,不但工序复杂,加工量小,而且茶叶香气与滋味也欠佳。

    所以才要研磨成粉,调和滋味。可是后世的茶叶却是炒青,那就有人家进步的理由。

    作为前世工狗,安宁多少知道一点炒茶的小窍门,大约分成生锅、二青锅、熟锅,然后三锅循环往复而已。

    对于安宁也不过多几次实验细节的改善。如今正在春季,也是制茶的最好时节。安宁奋不顾身,亲临茶场,努力研究采茶、晒茶、炒茶的改良之法。

    虽说这些天为了炒茶,烫的自己双手伤痕累累,让陈丽卿心疼不已,毕竟还是炒成了几锅新茶出来。

    这天就很显摆地带了二斤茶叶打上张学士的知州衙门,二嘎也是“嘎嘎”嚣张不已。

    “呦,二嘎来啦?”很显然,吕家姑姑这是在嫌弃自己这些日子不务正业呢。

    哈哈,俺才不管呢!难道还去和二嘎争风吃醋不成?

    安宁显摆地掏出新茶,不用研磨、不要调和、不要打茶,只要沸水略凉一二冲茶瓷碗,一口清新茶香缭绕斗室。

    张大学士轻轻含了一口品味,鼓掌相贺。日后这海州府的炒茶,也当天下一绝也。

    “水递迢迢到日边。清甘夸说与茶便。谁知绝品了非泉。旋挹天花融湩液,净无土脉污芳鲜。乞君风腋作飞仙。”

    安宁更加得意,一曲《浣溪沙》让张大学士足足相和了十几首。便是二嘎,也学着斯文“嘎嘎”附和半天,惹来吕家姑姑一通嘲笑。

    当即招来老陈掌柜,务必全力推广炒茶之法。此前各地商贾订货中都要配上一成炒茶。自然,这曲《浣溪沙》,以及张大学士的唱和诗词,也要刻板附上。

    并且要与客商言明,明年就能大量供应炒茶。只是价格嘛,统统给老子上浮三成。

    安宁皮笑肉不笑地在商言商,张大学士怒发冲冠,戟指安兆铭曰:“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