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余一丁 > 第一百六十五章 营中生变

第一百六十五章 营中生变

    余一丁恍然,原来李盛以为自己是偃师人氏,如果夷人攻破坤阳城,下一步兵锋必然直指偃师,那么自己在偃师的家人就会遭殃,而自己作为一名修行者在这种时候帮助朝廷抵抗侵略似乎也是顺利成章的事情吧。

    再次快速思考,余一丁只得将瞎话继续编下去了,于是答道,“不瞒将军,其实我自幼便父母双亡,很早就离开大晋投奔远在大梁临云的亲戚,这回若不是库赛人侵略大梁,临云的庆阳镇变成了战场,我也不会带着家眷返回大晋,谁知这才走到坤阳城,还没回到偃师家乡便又遇上刀兵之灾,这让我等躲避战乱的老百姓如何是好?”

    余一丁的意思很明显了,李将军你看库赛人入侵大梁时我就带着家眷避祸,那么这回夷人攻打坤阳城,作为老百姓我为什么不能带着家眷继续避祸?况且现在我这一家人可以说是为了躲避战乱而颠沛流离了,不过除此之外又能怎样?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似乎只能有这样才是最正确的选择吧?

    李盛默然,如有匪患兵灾,最先倒霉的往往就是无辜百姓,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任何地方的百姓都希望天下太平,那样他们才可以安居乐业修生养息,而面对侵略者要去保家卫国也是军队的责任和义务,朝廷养兵千日不就是为了用在此时吗?

    现在李盛手中只有三千禁卫军,就算铁振堂赶回偃师求救,等到晋皇决断、领兵主将的人选、援军数量、粮草淄重、作战计划等等,都需要时间进行确定和准备,短短七日之内实在难以完成,别看坤阳距离偃师只有一百多里路,如果仓促派兵增援很有可能就会变成偷鸡不成蚀把米的结果,到了那个时候再想扭转败局就更加困难了。

    所以李盛现在能够倚仗的只有城中的三千甲兵,当然如果能多招揽一些异人帮助守城那肯定是再好不过的,没看见李盛和郡守已经做好困守孤城的准备了嘛,说是率军与坤阳共存亡,别到了最后主将以身殉国可坤阳仍旧失守,那才是一名将领最不愿意看到的结局,既然铁振堂对余一丁都没有产生任何怀疑,而且他又是一名修行者,那李盛肯定是要想办法尽力争取的。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的修行者对于普通人来说那就是个大杀器般的存在,现在坤阳守军本来就兵力不足,如果有余一丁王道人这样的异人帮助,也会使守城之战多一点胜算,哪怕是微不足道的一点点。

    现在王道人和刘安的护卫小队肯定是要赶回平洛郡城保护郡王沈辰基的,刚才王道人已经表示过天亮后他们就会出发,虽然铁振堂的情报中没有提及夷人是否会攻击平洛郡城,但他们最好还是赶回平洛后便立即将沈郡王护送至偃师,这个时间还是有的,否则一旦沈辰基有任何闪失,大晋官军面对夷人大军便会投鼠忌器,晋皇也不敢随便动用北面边境的数十万铁甲抵挡夷人,万一沈辰基在乱军中被杀,到时候世人才不管晋皇是不是为了消灭入侵的夷人,别有用心之人只会给晋皇贴上一个不顾兄弟死活的罪名,这是爱惜名声的晋皇决不能接受的。

    现在李盛面对的是余一丁并没有义务和责任帮助大晋官军守城,毕竟他只是个平头百姓,所图的就是个安居乐业而已,这也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李盛和郡守袁大人都是领朝廷俸禄的官员武将,就连禁卫军也是朝廷出钱出粮供养的职业化军队,面对敌人入侵时正该出力,可余一丁凭什么就要帮助大晋朝廷抵抗外侮?

    因此李盛只得沉默,他同余一丁又没有交情,一时也找不出更好的说词游说余一丁帮助守城,大帐内顿时便陷入沉寂之中。

    又过了片刻王道人上前对李盛说道,“李将军,再过不了多久天就要亮了,贫道和刘安将军这就告辞,天亮之后便整队赶回平洛城。”

    李盛拱手道,“好,道长和刘将军一路顺风。”

    刘安也连连还礼,王道人又看向余一丁,“余居士,这次事情紧急,待到下次再见时贫道定要向居士好生讨教讨教。”

    余一丁连忙道,“好说,好说。”

    其实他的心中暗暗说道,鬼知道这次离开坤阳后还能不能与这个道人相见,管他呢,反正应承就是一句话的事,总不能说“我这次走了可能就不再回来了,咱们最好永远不再见”的话吧?这样可不行,面子上总是要敷衍过去的。

    李盛安排军士陪着王道人和刘安离去,并亲自送他们到了大帐门外,返回时看见余一丁还站在帐中,李盛有些纳闷,“余老弟,你的意思呢?这是准备留下来还是……?”

    刚才他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能留下余一丁,不仅是余一丁给他的理由或者借口都站得住脚,而且李盛自己心中也非常清楚,他才是军人,禁卫军才是军人,战争本就是军人的事,余一丁留下来是情分,不留才是本分。

    等送走了王道人他们后李盛也想通了,除非是官家招揽的那种修行者,专门为朝廷效力,比如像王道人这样的,而像余一丁这种散人就算留下来到时候他也不知道用什么去偿还这份情义,他不可能拿朝廷去压一名修行者,只能讲道理,可是道理刚才已经讲的很明白了,别人也要听啊,李盛甚至觉得余一丁比他说的还有道理,毕竟人家还带着两位夫人,算是拖家带口,不像是王道人那种完全遁入道门真正孑然一身的道士,这一点李盛还是可以理解的。

    余一丁低着头半晌无语,李盛又道,“唉,谁都不想打仗,本将也能理解余老弟的苦衷,毕竟守着两位娇妻嘛,换作本将若果不是领兵也不会轻易舍弃这大好的生命去冒死上阵啊,余老弟你说是不是?哈哈哈……”

    余一丁抬起头苦笑道,“李将军莫要说笑,我这是真的有原因……”

    “好好好,本将就当老弟是有其他更重要的事情去做。”李盛打断余一丁的话,“是不是天亮后你们一家子也要出发?”

    余一丁歉然道,“这个,多谢李将军体谅,余某感激不尽!”

    说着就对李盛拱手行礼。

    正待他准备离去时,忽然大营内响起一阵嘈杂的喧哗声和脚步声,看起来已经有不少军士在营内跑动,两人全都吃了一惊,不约而同地抬头向帐门口望去,片刻间便有一名军士急速跑了进来。

    “报!大营中发现有刺客!”

    “什么?”李盛惊讶,难道前半夜躲在将军府中的那名灰衣人又潜伏到军营来了?这不是找死吗?!不过他转念又一想,也有可能,灯下黑嘛,于是立刻命令道,“迅速封闭整个大营!仔细搜索!”

    “是!”

    军士又迅速地跑开了,余一丁这才想起来刚才他是跟踪三名夜行人来到军营的,莫非全城戒严后那三人还在营内潜藏?嗯,很有可能!

    随即又立刻想起二女还在大营的某个帐篷中歇息,不禁心头一紧,连忙向李盛告辞,又跟门口军士问明了二女所住帐篷的位置,一溜烟飞奔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