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彻元 > 301.寒雨

301.寒雨

    ,彻元

    外面下着雨,雨不大,却寒凉。

    十月的天气,对普通百姓来说,已经开始变得难受起来。

    这时代,棉布还是属于奢侈品,一来棉花产量少,二来纺棉的技术也很不成熟,所以价格也非常昂贵,属于只有富人才消费得起的东西。

    可是相对于棉布,富人还是更加偏爱丝织品,绫罗绸缎绢绡锦,花样繁多,任挑任选。

    到了冬天,如果多穿几件依然寒冷,那么他们就会在绸缎间填充绵絮,注意,这个绵絮不是棉花的棉,也是用蚕丝制作的,自然也是高级货,实在不行,那就来件貂皮大衣,反正有钱,这都不是事。

    于是棉花和棉布成为了穷人买不起、富人用不上的尴尬货。

    那穷人怎么御寒呢?

    对于大多数普通百姓来说,只能以麻和葛的织物蔽体,这种衣服过于粗糙,看起来就像麻袋片,被称为‘褐’,因此‘褐’也被视为一般黎民百姓的象征,一个人若是当了官,通常被称为‘除褐’或者‘释褐’。

    这种单薄透风的衣物,显然无法御寒的,但老百姓也不能生生把自己冻死啊,于是也会想方设法来解决。

    于是春天采柳絮,秋天集芦花,到了冬天就填充到衣物和被子中,在一定程度上也能保暖御寒。

    另外,稻草也会用来防寒,比如用稻草编制的蓑衣,便是百姓抵御寒冷和雨雪的常用之物,极端情况下,也会将稻草捶软之后,填充到衣物鞋履之中,效果虽然不佳,总比没有强。

    还有一种让林彻觉得匪夷所思的衣物,那就是用麻纸做的纸被,也是穷人比较常见的防寒衣物。

    这时候的人所说的被,和林彻所认为的被不同,而是披风,白天披在身上,到了晚上盖着睡觉,这纸被从唐朝便开始有了,到了宋朝的时候,就开始使用更加坚韧的楮皮纸来制作,变得更加耐穿,也更厚实保暖。

    这纸被虽然寒酸,但依然需要通过一系列的加工,而有些人连这个都用不起,他们便把废旧纸张收集起来,填充到麻布之中,做成‘纸衣’。

    宋朝的纸张制作技术很成熟,产量非常大,而朝廷正是用纸大户,也会产生许多废纸,于是朝廷就经常制作一些纸被纸衣,在冬季的时候发放给那些没有冬衣的百姓,算是一种社会福利。

    但是这种衣服有一个最大的缺点,那就是不能沾水,因此到了下雨的时候,街

    道上便冷清了许多。

    这让马车行走起了显得比往日更加通畅了许多,而林彻坐在车中,撩开车窗,望着街道思索着。

    林彻前世今生都是南方人,还是比较怕冷的,但是这一世或许是因为习武,对寒冷没有太大的感觉,何况以他的条件,根本不会缺少御寒的衣物,就连现在给他拉车的两匹马,都是披着厚实的油毡。

    不过他现在想的依然是御寒的问题,不但眼下民间需要大量物美价廉的防寒衣物,而到了将来,林彻自己的军队,也缺少不了防寒衣物,总不能一直在南方打转,或者,到了冬天就苟起来?

    从实际来说,最终解决的还是要靠棉花啊,看来得早点推广棉花种植了,虽然南方这些地方并不是种植棉花的最佳环境,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都不是很理想,但起码可以先解决有没有的问题。

    至于好不好,在林彻的映像中,似乎印度那里非常适合种植,或许,可以抽空去那边看看,那里还没有被蒙古征服,应该有不少机会。

    但这些都稍微遥远了些,目前林彻能想到的法子,就是大规模的养殖禽类,不但可以供应肉食,而且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