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虎小说网 > 武侠修真 > 一世独仙 > 第二十九章 邙山

第二十九章 邙山

    邙山位于洛阳之北,自古以来就多有达官贵族埋葬在这里,自汉朝起就兴起了这样的风气。

    生在苏杭,死葬北邙。

    那些王侯贵族们无不以死后埋在北邙为死后的追求,渐渐埋葬得人多了,这里也随之多了许多鬼怪传说,传出了“鬼邙”的称号,给人一种阴森恐怖之感。

    叶舟骑着车,出了洛阳一路向北,很快一片连绵的山坡就出现在眼前。

    而这里就已经到了邙山地界,山坡平缓只让人感觉上了一段高坡,丝毫没有上山的感觉。平缓的黄土台塬上布满了农庄,无形中应了这当地人的一句老话“邙山无山”。

    叶舟细细观察,眸中浮现异彩,发现这邙山果然是一处风水绝佳之处,是埋葬帝王将相的宝地。

    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

    邙山属崤山余脉,高出黄河、洛河水面约一百五十米,地势开阔,地处黄河与洛河交汇处,“水口”是上上之选,风水绝佳。

    而邙山一带的的土地“北枕邙山南蹬洛水”正是“靠山面水,藏风聚气”的理想埋坟之所。

    当然这些还只是此地风水的一些皮毛,真正内涵的东西不可能这么一眼看出来的。

    叶舟骑车来到高处,远远望去,将四周景物尽收眼底,只见好一片山河,景象壮阔。

    山脚下两条宽广的河流奔腾不止,汇聚到了一处。

    黄河、洛水!

    豫州大地两个古老的大河在这里汇聚,气象磅礴。

    黄河浑浊,洛水清澈,一浊一清,交汇之时相互不容又会渐渐相容,形成一道巨大的水流旋涡,盘旋不止。

    清中有浊,浊中有清。

    清为白,浊为黑,是为太极!

    这正是自然演化的太极!

    古老之时的先民观察这一幕玄图,画出了最原始的太极图。

    因此太极不是人造,而是天成也。

    太极衍阴阳、三才、四象、五行、八卦、九宫……黄河出图,洛水出书,故称之为河图洛书。

    这邙山地势与此相合,大地成环绕太极之势,仿佛一个偌大的罗盘。

    罗盘能定风水。

    这邙山简直就是一个天地自然而成的太极罗盘,气象之浩大,玄机之奥妙,都是华夏少有,埋葬在这里能庇佑后辈,子嗣绵延不绝,如此宝地怎么可能不被古代那些王公贵族看重,死后以埋葬在这里为荣,从此以后这邙山就成了华夏有史以来最大的墓葬群!

    山即是坟,山全是坟!

    叶舟眼眸迸射幽光,将邙山地势尽收眼底。

    只见这邙山虽然只是一片土丘,但地势起伏不定,千变万化,只是一座山竟然具有诸多风水格局,地龙翻身局、真龙吐水局、百鸟朝凤局、玄龟镇山局……简直是包罗万象,活生生的风水百科全书。

    叶舟一一剖析这些风水原理,之前所学竟都是一一得到了验证,渐渐融会贯通,体内真元也开始波动起来,变得凝练了许多。

    他嘴角露出一丝笑容,若非他已经是修真者,在这邙山待得久了,他风水术早晚会大有长进,说不定会因此突破到风水宗师的境界,以另一条道路踏入修真之路。

    当然这些都是马后炮了。

    以他现在的修为和实力,哪怕是风水宗师也算不了什么,但却不能因此小瞧了风水术。

    风水术虽然是修真小道,但结合天象地理,奇门八卦,是玄门一个重要的分支。

    若是在此道上沉浸下去,最后很有可能达到以天地布阵的玄妙境界,风水玄术本就是阵法之道的基础,但其中所要花费的心思就太多太多了。

    末法之世,修炼刻不容缓,必须全力突破修为才行。

    叶舟原本不准备在风水术上多费心思,但没想到却现在却有这意外的顿悟。

    这种机缘可不常有,也不耽误多少工夫,他何乐而不为?

    叶舟骑行在邙山连绵起伏的山道上,感悟着脚下大地弥漫的气息,古老沧桑,充满了历史的厚重,历经五千年风吹雨打而沉淀至今。

    山脉连绵,除了外部与黄河、洛河组成的风水大局之外,内部地势也是千变万化。

    每一处地貌都是一座风水宝地,其中不少都被人占了,成了王侯将相的陵墓,但也有少数不被发现。

    这些风水自成格局,虽存在于一山中,却并行不悖。

    大风水中套着小风水,仿若一个个小阵组成了一个天地大阵,变化万千,有囊括宇宙之相,奥妙非凡。

    邙山是洛阳的旅游胜地,这里各处名人陵墓都经过了现代重新的装饰,引来许多游客到这里来凭吊古人。

    但叶舟将自行车停在一个陵墓入口的位置,就如同幽影一般没入了人群中,无声无息,毫无引人注目。

    他专门